最近看到一位 project manager 所做的簡報, 他是在描速我們安裝流程如何被改善. 我們的產品是一個 hardware appliance, 安裝時間要 1 個多小時, 並且中間要輸入一堆高深的網路設定, 不是一般常人能容易了解. 因此要把這件事情描述清楚並不是件輕鬆的事情.

可是在簡報中你不會感受個那些神奇的技術, 但是你卻可以很清楚知道它的原理是什麼. 再加上他本身背景是 UX engineer 出身的, 利用了一些流程圖和合適的圖示, 就能達到 21 天學會java 的效果 XDDD. 

這過程中他做了什麼事情呢? 他消化了整個安裝過程, 並且體會到顧客的需求(想知道重點是什麼)和痛處(太多細節很難了解), 利用四格漫畫的技巧(經過設計), 清楚地解釋安裝流程如何被改善.

這裡讓我想到很多時候開發人員背景出生的人, 常常會誤解 UX engineer 就是把會面做得漂漂亮亮, 或是用得比較好用這樣就可以了. user experience 就會很好, 這就是 design thinking, 我想這真的是很大的誤解. 

個人認為 UX Design 是著重在了解和找出使用者痛苦的地方在哪裡, 然後設計出方法來解決它. 

這中間無關畫面漂不漂亮. 會扯到漂不漂亮, 可能是這個解法根本無法解決你的痛苦, 你只好欣賞它的”漂亮”

當然也可能是開發人員輕視了 UX engineer, 認為他們只能處理漂不漂亮的事情, 但是他們無法設計出 solution.

之前在設計手機上 app 的 workshop, 很多工程師討論了半天, 常常結論是我們要做一個 LBS 的 app, 根據他現在所在的地方提出合適的服務. 基本上很合理, 但是這比較像是工程師在推銷 LBS 技術, 而不是在幫使用者解決問題. 那時候有位設計師就建議我們說, 我們是否再退回去想想, 他們背後心裡真的想要是什麼? 是要你介紹附近的東西給你, 還是介紹他"心裡想要的"東西給他?

最後他們這組討論出說要做一個"意若思鏡"的系統, 他們不會對每個到這個位置的人, 都推薦相同的東西. 反而是觀察之前的購物習慣, 或是常去的地方, 來思考他可能會要什麼, 才推薦東西給使用者. 這樣就和其他組別有很大的差別.就像"意若思鏡"一樣, 每個人去照時,鏡子內所呈現的東西都不一樣

 

9  



這是 UX engineer 或是開發人員要處理的 UX 設計過程, 找出客戶內心想要或是承受的痛苦, 然後想出以人為本的解法. 並且還會用一張漂亮的意若思鏡圖, 講個生動的故事. 但是千萬不要把焦點放在那張圖上面, 誤解他們只能畫圖 XDD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