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很多人在學習敏捷時, 常常先從 Scrum 或者是 TDD 開始著手, 結果常常不盡理想, 這是為什麼呢? 因為敏捷轉型主要牽扯三件事情: 文化, 組織, 和流程. 大家只把心力放在流程上面, 自然失敗的人多.
 
 
 
 
為什麼要看這三個面向呢? 讓我們一一道來:
 
遠在 2001 年時, 一群大神聚在一起, 為了因應世界快速的變遷, 客戶需求的不穩定, 提出了敏捷宣言. 也就是下面這些東西:
 
個人與互動 重於 流程與工具
可用的軟體 重於 詳盡的文件
與客戶合作 重於 合約協商  
回應變化 重於 遵循計劃
 
這些是在說明什麼呢? 其實就是在描述敏捷人員心中的假設, 先假設好哪些東西比較重要. 在這樣的假設下, 我們因此有這樣的價值觀出現, 也就是所謂的敏捷 12 條原則:
 
我們最優先的任務,是透過 及早 並 持續 地交付 有價值 的軟體來滿足客戶需求。
竭誠 歡迎改變需求,甚至已處開發後期亦然。敏捷流程掌控變更,以維護客戶的競爭優勢。
經常交付 可用的軟體,頻率可以從數週到數個月,以較短時間間隔為佳。
業務人員與開發者必須在專案全程中天天 一起工作。
以積極 的個人來建構專案,給予他們所需的環境與支援,並信任他們可以完成工作。
…...
 
然後, 再根據這些價值觀, 就有人提出了 Scrum, XP, 或者 Kanban 這些方法來落實.
 
所以, 要形成敏捷, 他的過程是由宣言 (假設) —> 原則 (價值觀) —> 方法 (實踐). 也就是說, Agile 是一個文化, 它並不單單只是流程或者工具而已.
 
很多人在導入 agile 時, 一開始就問說有沒有工具可以用, 或者是認為 agile 就是 Team foundation server, 這些都是走錯方向的, 搞錯重點的.
 
為什麼呢? 因為如果你們團隊的假設是, 開發系統就是要先有完整的規劃, 需求必須一開始就完整, 或者是不能一直變, 自然而然你就價值觀就不會認同敏捷的想法. 
 
就像中國古老以來, 假設”萬般皆下品, 唯有讀書高”, 導致於大家價值觀就是, 成功就是考到好學校. 所以接下來的行為, 就是父母花很多錢讓小孩補習, 然後除了唸書外其他的東西不要學.
 
所以, 改變大家的思維, 轉移大家的文化風氣, 應該會是比用什麼工具要優先考量. 
 
可是這真的是一件很難, 很不容易的事情. 所以也不能怪大家子挑軟的吃, 先從工具開始做起. 那我們可以怎麼辦呢?
 
我想其中一個簡單的方式, 先從瞭解自己開始. 先知道你自己是什麼人, 你們團隊是怎樣的文化, 有怎樣的想法. 
 
接著, agile 方法也不是都只是適合某一種文化, 畢盡每位大神所來自的背景不見得相同, 所創出的方法能幫助的文化也不同. 你便可以從何是你文化背景的敏捷方法開始, 這樣實施 agile 就可以事半功倍了.
 
如果, 你對於敏捷方法和文化的關聯有興趣的話, 可以參考 An Agile Adoption And Transformation Survival Guide 一書
 
 
David, 可是如果我們沒有文化怎麼辦? 這 …...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