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上次去新加坡已經是約 20 年前的事吧, 那時候是公司同事去民丹島玩, 然後順便去逛逛新加坡. 這次則是自己一個人來新加坡參加研討論. 時間過的真快啊.
 
首先, 要先感謝 Stanly Lau 的邀請, 以及他們團隊辛苦的主辦這次活動. 才讓我有機會體驗到這場活動. 這真的是一場很精彩的研討會. 社群要能成功, 就是需要多些熱情的人的付出, 真的很感謝他們.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自己本身有在經營敏捷社群, 因此有很多人問我, 為什麼喜歡玩社群呢?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 當初我只是想要推廣敏捷的技術,  並沒有想太多. 在經過四年後, 目前我的答案是這樣的: 我喜歡互助和交流的感覺.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舉辦了一場討論會, 邀請了一些敏捷者愛好者, 來討論當敏捷遇上引導時, 在領導團隊變革遭遇什麼困難. 
 
首先, 要特別感謝 Vicky 的大力幫助. 當初, Abe 建議我們應該找個專職的引導師, 這樣我們才能專心的討論, 所以就找了 Vicky 來救火. 如果沒有 VIcky 今天精彩的引導, 我相信效果不會這麼好. 所以對於引導是否幫助團隊有疑問的人, 參加今天的活動後, 應該不會有所懷疑.
 
一開場的破冰活動, 就讓大家很歡樂, 一下就讓大家熱起來. 這讓我對破冰這件事, 有了新的認知, 破冰就是要短時間內起作用, 並且要門檻很低, 讓大家毫不費力聊起來. 以前我都搞得太複雜了.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很多人聽到 design sprint 時, 都會問說它跟 IDEO design thinking 或是 Agile 的關聯是什麼. 以下是我簡單的一些心得比較:
 
 
敏捷 (Agile)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今天整理一些東西, 看到一個名詞: Shift Left Testing. 平時自己為對測試懂得不少, 沒想到居然完全不曉得這是什麼, 並且從字面上也猜不出來. 只好乖乖 google, 來學學新東西.
 
在傳統開發方式, 測試活動的開始, 通常是在開發階段的後期. 那時候才開始進行測試, 不但錯誤不容易找, 找到之後修復所要花的代價也不低, 因為都忘了以前在寫什麼, 系統也變得複雜了. 更糟糕的是, 如果開發延遲了, 測試的時間便完全被壓縮了, 測試是需要時間去認識系統, 花時間去挖出更深入的問題, 時間太短是無法找出太多的問題. 所以傳統測試方式, 是有很多問題存在.
 
因此, 所謂的 Shift Left Testing 的觀念, 就是希望測試的提早發生, 並且能夠能夠經常舉行. 目前來說, 常見的 Shift Left Testing 有以下作法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