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勵志 (46)
- Dec 13 Wed 2023 09:08
2023 年度回顧反思
- Jul 18 Mon 2022 10:15
沒空學習和轉型 - 時間花到哪裡去篇
- Jan 24 Sun 2021 21:35
敏捷三叔公講古 - 台灣敏捷社群演進史
- Jan 03 Sun 2021 18:02
[2020 最受歡迎的 10 篇 Blog 文]
- Dec 27 Sun 2020 10:08
2020 年度回顧 - 後疫時代
- Dec 19 Wed 2018 08:20
貼標籤是人們正常的行為
- Dec 17 Mon 2018 12:47
2018 年終回顧: 動盪轉機年
- Nov 07 Wed 2018 11:20
你真的聽進去了嗎?
- Sep 12 Mon 2016 10:50
2016/09 上海行的觀察心得
- Jan 10 Sun 2016 19:59
略懂略懂的好處
- Jul 08 Wed 2015 22:33
2015 大型活動事後諸葛
- Apr 12 Sun 2015 14:20
利用分享來增加你的專業技能
- Oct 01 Wed 2014 08:31
教書是件不簡單的事情
因為本身興趣以及實在很好凹的緣故, 常常在公司內負責一些課程的教授, 或是擔任一些大型活動的引導師. 在這 3-5 年的過程中, 深深感覺到教書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為什麼呢? 讓我一一道來.
1. 跟老師專業知識多強沒有關係
很多人覺得講師專業知識一定要高強, 這樣去上課才會學得到東西. 我個人感想是在 1-2 小時上課時間內, 你自己有能力學多少才是重點.
- Sep 15 Mon 2014 07:20
沒成想, 卻輸在想法上
最近公司請了對岸敏捷大神 Daniel Teng 來授課, 他淵博的學問讓我留下深刻的印象, 他不止對 agile 也很了解, 對於營銷, 引導, 歷史, 創新, 翻轉教育等等也多有涉略. 在這幾天的課程中, 我真的學習到不少東西, 以下是我感觸特別深刻的東西:
1. 不要臉
在台灣有個習慣, 就是不好意思問問題. 怕是否問了愚蠢的問題, 或者不想讓自己跟別人不同. 另外還有一個現象, 是怕在眾人前分享想法, 老一輩的人總是教導我們要乖要謙虛, 所以每次要大家講話, 大家都不出聲. 就像這次的分享結束, 要大家問問題, 就沒多少人開口, 謙虛這個美德真的是很根深蒂固啊.
- Aug 29 Fri 2014 07:17
肯定式探詢的實施步驟
上次提到肯定式探詢, 覺得這個想法不錯, 因此再接再厲把書上的東西看完並且整理下來, 希望下一次能分享的是實際應用到專案上的經驗分享. 不多說, 讓我們來看看實施細節要怎麼做
1. 從主題開始
選擇主題是肯定式探詢最關鍵的步驟. 因為我們討論的焦點, 將會變成我們之後的實境. 我們的重視, 會讓我們產生重大的效果 因此我們需要花不少天來決定主題.
- Aug 21 Thu 2014 08:29
工程師的心情語錄
這個月 Agile Meetup 舉行 coding dojo, 發現 engineer 都喜歡講一些很有趣的話語, 一時興起把最近在工作和 workshop 中, 所聽到的佳句整理起來:
1. 在我的機器上可以 work
- Jun 30 Mon 2014 06:54
小米時代 - 一個以社群為主的新創時代
上次在"敏捷開發中客戶角色的演變” (http://kojenchieh.pixnet.net/blog/post/372947678)中, 我提到了小米世代. 這次遠見雜誌七月份, 也剛好介紹小米如何成功的, 所以也買了本來看看, 整理了一下其中的精華, 學習一下小米如何在短短 4 年中, 快速崛起, 牢牢勾住 5000 萬粉絲, 成為社群之王的
小米充分發揮互聯網思想七字訣: 專注, 極致, 口碑, 快.
1. 專注: 少就是多, 一次只做一件事情, 不搞機海戰術, 每年只做 1~2 款手機.
- Jun 27 Fri 2014 07:43
學習在台灣不值錢 ......
昨天看到 Teddy 寫到課程價格的事情, 讓我心有戚戚焉. 我們這邊對於學習的企圖心, 或是對學習的尊重, 真的是和對岸差距很大. 讓我不得不想講些話, 比較一下兩岸在學習這方面的不同:
1. 學習不需要花錢
學問這種虛無縹緲的東西, 哪裡有這種價值, 不需要花大錢來學, 每次都用力用力砍老師的學費, 這些出一張嘴的人, 幹嗎給他這麼多錢. 對岸很多課程兩天就要 6500 ~ 7000 人民幣, 他們也覺得這是常態, 而且大多數都是公司願意出錢. 知識是無價的.
2. 若不是名師否則不用專心
- May 26 Mon 2014 06:49
知識的詛咒
前一陣子我提到被學員糾正, 我不應該輕視他們沒有看一些, 我自以為重要的書籍. 最近回想起來, 我是得到了所謂的"知識的詛咒” 的毛病.
所謂知識的詛咒 (Curse of knowledge), 就是所謂的專家, 他們常常用一些術語交談, 但是他們卻喪失與非專業人士溝通的能力.
- May 20 Tue 2014 11:41
參加對岸敏捷活動的感想
Richard 之前在 FB 上感概對岸 agile 遍地開花, 我們只有零星火花. 其實我也有想同的感受. 尤其是這一兩年來我頻繁接觸對岸的活動, 讓我真的不由得很緊張, 很想為台灣 agile 多做一些事情.
在和對岸交流的過程中, 我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1. 願意花大錢去參加一些訓練課程. 有些課程要好 2 - 3 萬台幣, 他們還是用力給他開下去. 我問過他們這不會貴啊, 他們說這個價錢還好, 只是一般行情價. 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