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KJ法又名親和圖法,是日本人類學家川喜田二郎所發明。它的步驟是先腦力激盪, 將想到或是觀察到的東西, 利用便利貼記錄起來. 從複雜的項目中整理出思路, 並且將其分類歸納合併, 進而找出解決問題的一種做法

 

1962833_766805939997468_1525900427_n  

以下是最近執行 KJ 法, 所整理下來的心得:

1. 模糊的描述
如果你看到”很不容易", “很困難", "很麻煩”, 這種很不清楚的東西時, 代表你只是在寫一般狀況, 或者是比較抽象的狀況. 我們需要的更具體的描速. 例如: 要推單元測試很困難, 如果可以改成做單元測試要花原先兩倍的開發時間, 就讓我們比較清楚困難點在沒有時間. 例如下圖每個都 4-5 個字, 貼起來很漂亮, 但是都是很淺的觀察下圖中的人員疲勞, 如果可以再貼出為什麼疲勞, 並且把它們合在一起, 會是比較好的做法. 

2. 解決方案當做你觀察到的現象
有時候在腦力激盪時, 我們會不自覺, 把做法當作問題, 或是觀察到的現象給寫出來. 這種狀況難免, 但是希望不要花太多時間深入再討論下去. 因為問題才是我們想要的重點.

3. 分群後, 某些群組太大
就像撰寫程式一樣, 一個函式太大, 代表內聚力太低, 代表你把很多不同面向的東西都放進來, 你需要把它再拆解成小的函式, 也就是需要再進一步找出之間的差異性. 下圖中的工作效率低就涵蓋很多面向, 可以進一步分解, 不是每個面向都一樣重要, 或者都可以被解決.


4. 分群後, 群組太少
當你的 idea 分組之後, 發現群組的數目太少, 並且沒有上面一項的問題, 代表你需要更多點子, 更多觀察. 否則只有少量的群組, 是想不出什麼好解法的. 需知道質是從量生出來的.

5. 分群後, 群組名稱太模糊
這個也像寫程式一樣, 函式名稱很不模糊, 我們就不知道他究竟在做什麼, 跟別人的差別在哪裡, 無法說他重不重要. 因此在命名時, 要講究再講究. 例如下圖, 品質不合 怎樣的品質不合, 如果可以再描述一下才知道差異性或是重要性在哪.

9cf7ecf1-163f-4b02-a562-579c6e74aa0e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