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行 Scrum 和 教導課程時, 發現到大多數成員不是沈默是金, 要不是就是沒幾句就吵起來了, 因此常使得一個會開下, 仍然還是維持現狀, 你堅持你的, 我仍然還是贊成我的.
為了解決這樣的問題, 團隊之中, 或者是團隊的領導者, 需要引導(facilitate) 這樣的能力, 以讓事情的運行能夠有效. 這個名詞大家常常通過, 可是知道它的意義是什麼嗎? 就讓我們來解釋一下, 什麼是引導:
1. 讓事情變容易
2. 鼓勵所有相關人之參與、共同擁有感與創意的方式,是透過流程引領人們達成共同目標的藝術
哪引導者的工作有哪些呢? 主要是以下幾類:
1. 引導者鼓勵全然的參與
團體中, 常讓大家無法一邊想, 一邊講. 團體中常暗示大家, 要表達意見時, 就是要簡單, 扼要, 要說出大家熟悉或有興趣的事情, 否則就不該開口. 這會讓大家為了保護自己, 因此在開口前會再三猶豫.
引導者要做的事情, 就是讓大家說出想法, 並且讓每個人覺得自己被聽見, 減少草率的評論, 讓大家可以持續思考, 而非拒絕思考.
2. 引導者增進相互瞭解
大部份的人, 很難從既定的立場, 超脫到真正傾聽他人的程度. 並且因為自己生活經驗的獨特, 導致誤解對方.
引導者需幫助團隊了解, 持久的決議, 是建立在相互瞭解的基礎上面. 需要能幫助大家, 看到彼此觀點. 尊重所有的觀點, 並且持續保持傾聽.
3. 引導者孕育出具包容性的解決方案
大部份的人對於解決問題, 通常都是抱持傳統的心態: "不是聽我的, 就是聽你的”. 這樣只會讓大家的討論, 容易淪為批評, 找理由, 推銷想法的狀況發生. 有經驗的引導者, 知道要如何幫助團隊, 尋找融合每個人觀點的創新想法.
4. 引導者培養責任共享
團隊常常會依賴老闆來下命令, 並且覺得自己說了可能也沒用. 導致團隊成員不想突破現有的狀況, 並且也讓領導者只好攬下所有規劃工作. 這樣會造成無止境的惡性循環.
引導者在這樣的狀況下, 要扮演教練的角色, 有時候要像老師, 有時候是勵志演講者, 激勵大家勇敢站出來, 接著告訴大家如何做, 並且承擔起風險.
參考文獻
1. 引導者在團隊組織中的角色扮演
http://icft.smartweb.tw/index.php?module=faq&mn=5&f=content&tid=13447
2. 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 Chapter 2 (本文主要摘錄自此書第二章節)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