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有件事情要討論如何處理時, 你們團隊會怎樣處理呢? 一開始時, 你可能會覺得大家就是把意見提出來, 大家專心一致, 熱心參與, 經過一段時間後, 事情就可以歸納出一個解法出來. 
 
事實上, 從來沒有這樣發生過. 是吧? 因為人都會分心, 有時候聊著, 就忽然間換到別的主題. 這個狀況可能還比較好解決, 可以縮短時間, 或者縮小討論範圍, 讓大家比較專心一點. 
 
但是, 每個人都是不同的個體, 容易執著於自己的想法, 這就不是專心可以解決的, 大家會認爲這個過程已經脫序, 已經是一個無效的會議了. 實際上, 這是一個必經的過程, 你需要先經過一個發散的過程, 再經過一個收斂的程序,  最後再得出一個結論出來. 
 
螢幕快照 2015-01-04 下午6.21.18  
 
我想這是一個大家很常見的腦力激盪過程, 很多公司都在運用這套模型, 但是.....  但是好像不是這麼有效, 為什麼呢?
 
在剛開始時, 大家會先運用在簡單的議題上面, 因為題目不複雜, 或者是大家已經很熟悉了, 所以很容易提出自己的看法, 並且也容易達到共識, 所以事情可以速戰速決.
 
但是, 當遇到沒有簡單解決方案的議題呢? 像是如何不加班有效完成手頭上的工作. 當大家面對這些議題時, 必須要突破原先的思維, 思考更寬廣的可能性, 才有可能解決問題.
 
但是, 太多元的意見, 不同的想法, 使得問題變得很發散:
大家變成不勝負荷, 不知所措, 或者失去耐心.
中間還會有人覺得自己想法被誤解, 所以拼命霸佔發言台, 重複述說自己的意見;
或者有人會想藉由程序問題, 來鎖定討論方向, 盡快得出結果;
亦或是主管便接手說出他的想法, 試圖減緩混亂現象等等.
 
這些都代表著原先發散收斂的模型有問題, 以及大家對於雕琢陌生或是不受歡迎的看法, 都不怎麼在行.
 
那原先的模型要怎麼修改呢?
 
螢幕快照 2015-01-04 下午6.21.27  
 
你會經過一個動盪期:
一段時間的困惑與挫折, 這是自然現象.
大家不會只是發表熟悉的看法
團隊必須為了整合者些新的想法, 或者是和自己想不同的東西, 而努力思考掙扎.
大家可能會變得遲鈍, 自我防衛, 暴躁易怒
 
這些症狀都是正常的. 所以有的時候, 團隊能體認到有這段動盪期的存在, 就已經是非常大的進步了.
 
而這個時期, 很多團隊會感到不舒服, 會過早放棄繼續走下去, 進而以方便, 快速的方式結束這段時間. 可是後果卻是, 讓大家更快不承認這個結論, 讓之前的努力變成白費.
 
所以大家必須知道, 期, 是任何團隊一定會存在的, 不可避免的過程. 如果你希望多元性的探討, 如果你希望討論決議效果能持久, 你就需要有處理動盪期的能力, 並且讓團隊成員了解這一點.
 
這也是我為什麼想要多了解引導師在做什麼, 因為這樣的引導技巧, 會在很多地方都有用. 不只是在工作上, 在朋友之間的討論, 在家庭成員間的爭執, 這些都會所有幫助. 哎, 要學得東西還真多呢!!
 
參考文獻:  誰說我們不能一起做決定, chapter 1 (本文主要摘錄自此書第一章節)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