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探索需求時, 其中有一種做法, 就是會用故事地圖(user story mapping)如何銜接影響地圖(impact mapping). 先利用影響地圖制定產品策略, 然後再利用故事地圖列出要做的故事, 並且排出優先順序. 正如下圖所示:
可是真的能接得那麼順暢麼? 在我看來缺少了一些東西:
(1) 故事
影響地圖會列出, 打算對哪些角色產生哪些影響. 可是這其中並沒有講故事, 沒有說明用戶和系統會怎樣互動. 對於已經存在的產品, 你可能很容易補上這個故事. 但是對於一個新的產品, 並不是很容易想出產品跟用戶要怎麼互動.
(2) 角色
另外影響地圖每次都是針對某個角色, 談所要產生的影響. 但是在故事地圖中, 每個故事針對的角色, 可能不只一個. 如何從一個角色變成多個呢? 這裡應該還要別的方法來輔助.
(3) 順序
影響地圖會列出對角色要產生的影響, 或是要解決的痛點, 這些是產品主要的賣點. 但是一個產品所擁有的功能, 並非只有這些功能, 在故事地圖中有一堆事要做, 那些要先哪些要後, 自己腦補產生嗎?
關於這些差距, 並不是代表故事地圖不適合銜接在影響地圖之後. 有些時候, 這些落差很容易被處理, 但是對於全新, 或是未知的產品時, 這個差距有點難補上. 那可以怎麼辦?
我想用戶旅程地圖 (customer journey map) 可以幫忙吧. 什麼是用戶旅程地圖, 在網路上有很多詳盡的說明. 基本上來說, 可以用來呈現目前用戶和系統的互動狀況, 或是目前用戶處理問題的流程. 在這個過程中, 他的感覺如何, 遭遇到什麼問題, 和系統接觸點為何.
所以, 用戶旅程地圖帶來了這些資訊:
(1) 目前處理流程現況:
了解用戶的故事, 知道他怎麼做事情, 誰跟誰互動.
(2) 遭遇問題:
客戶在這個過程中遇到了問題, 這些是產品要處理的地方. 剛好可以驗證影響地圖中 impact 是否是腦補而來的
(3) 心情:
提供了產品要處理的優先順序的參考
有了這些資訊, 剛剛前面提到的問題, 就比較容易解決了. agile 和 UX 的東西都能略懂略懂, 問題來的時候, 比較容易組合出解法來 XD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