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伯格的軟體管理學:關照全局的管理作為(第3卷)中譯本出來了

等了很久, 終於又等到第3卷翻成中文了, 準備到博客來下手去買來看

這裡看到書的封面寫著, 這本書被譽為軟體開發的第五項修煉, 讓我十分期待. 畢竟我是系統動力學的愛好者, 看了第五項修煉三個序列, 覺得收很多, 希望這本也能讓人不失所望.

以下是從博客來所整理出來的摘要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444273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4) 人氣()

從管理階層的觀點來看Scripted和Exploratory testing
 
Scripted vs Exploratory testing from a managerial perspective
July 30, 2009
http://thetesteye.com/blog/2009/07/scripted-vs-exploratory-testing-from-a-managerial-perspective/
Posted by Martin Jansson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事先知道就會採取行動嗎?


昨天參加一場演講, 講師講了一個小故事:

有一個建築工人, 快要退休了, 老闆請他蓋最後一棟房子, 他想說要退休了就隨隨便便蓋蓋.

等他蓋完的時候, 他跟老闆講他要退休了.

他的老闆從從房間抽屜裡拿出那間房子的鑰匙, 說為了感謝他的辛勞 這間蓋好的房子要送給他.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 人氣()

軟體測試是sampling的活動


我想你一定聽過很多人說, 測試應該要涵蓋所有狀況, 或是抱怨未甚麼連簡單的東西都沒有測試到, 或者測試為什麼需要這麼多時間....

這是因為他們對測試這個活動的本質有點誤解, 他們不知道軟體測試是sampling的活動. 即然是取樣, 自然不會涵蓋所有狀況; 有可能你選樣不好, 導致某些狀況漏掉; 或者是隨著你取樣的多寡, 自然需要花的時間也就不同.

這時候你會問, 為什麼軟體測試是sampling的活動?

這個問題的答案是, 因為可以測試的組合是無限多種, 你不可能有無限的時間去做測試, 因此你必須挑選一些有代表性的來測試, 希望他能夠涵蓋大部分的狀況, 讓你投資較小的資源, 得到最大的效益.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6) 人氣()

要打破固有文化還真的是很難

Big documents and bananas
http://www.agilegamedevelopment.com/blog.html
Thursday, May 28, 2009

在公司裡你一定遇到這樣的事情, 大家都說最好不要這樣做, 可能會有問題, 但是若是進一步問原因是為什麼, 沒有人能講出個大道理, 就說以前都是這樣做, 所以現在最好以這樣做.

我想這樣的事情你一定熟悉的不得了, 可是大家最後的結果大多還是照著做.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