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一種 Pretotype 的方法叫做 MVP (Minimum Viable Product, 最小可行產品). 我想很多人聽過這個名詞, 他應該源自於 Eric Ries 的精實創業 (Lean Startup) 一書. 他的想法是做出一個功能極為簡陋的產品, 利用這個產品來跟早期客戶呼動, 根據他們的回饋來演進產品功能.
MVP 算是介於 Pretotype 和實際產品雛型之間的東西. Pretotype 希望不是真的做出產品就能驗證產品方向. 但是 MVP 已經做出了系統. 但是也不算到實際產品雛型的程度, 因為它可能只是會動而已, 可能只有 5% 的完整性, 但是他已經把產品主要精神給表達出來了.
有名的 MVP 範例, 可以參考 Dropbox 當初要募資時的 video. 系統還沒做出來, 只是把一些關鍵的部份寫出來, 但是整個產品的精神便能傳達給天使投資人: 簡單易用.
https://www.youtube.com/watch?v=vY3OtMBCEKY
所以相對於前面提到的 fake door, 小木偶, 或是One night stand, MVP 所需要花的代價就比較大. 但是 MVP 可以傳達的資訊, 以及能獲得的回饋, 就會比前面的方法大得多.
那什麼時候合適使用 MVP 呢? 如果你只是想瞭解市場需求或是方向, 那前面那些fake door, 小木偶, 或是One night stand 是不錯的選擇. 如果你想深入了解某些功能需求, MVP 就可以使用. 尤其是堆那些鐵桿粉絲來說, MVP 的水準就可以讓他們討論很久.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