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敏捷需求探索工作坊中, 另一個困擾大家的問題, 就是要如何挑選客戶. 一開始時, 大家野心很大, 認為自己的產品應該可以賣遍天下, 但真的是是這樣嗎? 讓我們看下去吧.
之前曾經寫過一篇文章: 由技術採納週期來看敏捷推廣.(http://kojenchieh.pixnet.net/blog/post/400902718 ). 那時候提到使用者採用新技術的週期分成五個階段.

如果你是新的產品, 創新者和早期採用者, 喜歡嘗試新的發明, 這兩類就是你要鎖定的. 但是如果你的產品已經在市場上有一陣子了, 這時候就要鎖定早期大眾或是晚期大眾了.
像 AgileCoomunity.tw 早期開始經營時, 會來參加活動者, 大多是業界的先驅, 像是 ihower, Howie Yu, David Kuo 等等, 他們都是依些創新者, 喜歡嘗試新的技術. 或者是他們本來在某些事情上, 已經痛了很久, 如果有技術可以解決這問題的話, 或許不是很完整的解法, 他們也願意接受.

所以, 如果有下列特性的客戶, 通常是很好的訪談對象
(1) 有足夠預算
(2) 已經拼揍一些解決方案了
(3) 很積極在尋找解法
(4) 意識自己有遇到問題
下一步, 接下來就準備篩選目標族群的條件, 這裡可以參考唐玄輝老師的 使用者導向創新設計課程範例

裡面有個 族群角色界定 (characters mapping), 可以用來幫你把目標客戶分群. 關鍵的地方是在這個圖中特質項目, 這是需要根據產品特性, 提出適當的條件. 如果這裡找錯, 是會花不少冤枉路.

另外, 當這些特質項目整理出來後, 把它放在問卷調查, 可以先用來大規模瞭解客戶的狀況. 然後再根據其結果進行訪談.
不過, 不管如何, 在產品開始的時刻, 不見得要先收集好大量訊息. 很多時候, 真的可以幫你建構完美產品, 反而是那些少量, 非常具體詳細, 並且充滿極端的訊息.
記住, 不管你用什麼方式找到對象, 只要發現他和你交談時, 他覺得是一種負擔時, 那就是找錯人了. 就像戀愛一樣, 要雙方覺得沒有負擔, 一切都那麼自然和投入, 那才是真的 Mr Right.
全站熱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