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ichard 之前在 FB 上感概對岸 agile 遍地開花, 我們只有零星火花. 其實我也有想同的感受. 尤其是這一兩年來我頻繁接觸對岸的活動, 讓我真的不由得很緊張, 很想為台灣 agile 多做一些事情.

在和對岸交流的過程中, 我看到一些很有趣的事情

1. 願意花大錢去參加一些訓練課程. 有些課程要好 2 - 3 萬台幣, 他們還是用力給他開下去. 我問過他們這不會貴啊, 他們說這個價錢還好, 只是一般行情價. 這 ….

2. 他們很多大型的研討會. 很多要到國外參加的研討會, 他們會想辦法在國內也有. 或者出錢請國外講者過來. 並且有些研討會還有準備好即時翻譯. 讓你感覺到很正式, 很重視這些事情.

3. 研討會就是研討會. 他們希望你分享的是業界實務經驗, 不要提太多抽象的理論, 有 workshop 更好. 台灣很多研討會, 看起來都是像廠商來推廣工具的, 所以聞起來有濃濃的銅臭味.

4. 可以分享的人很多. 他們也是有大神, 但是還是有很多來自各地的英雄好漢, 上台來分享他們的經驗. 可是台灣老是翻來覆去就是那幾個. 大神能分享當然好棒, 但是也要多給別人機會, 這樣才能多培養一些人才.

5. 跨界能力. 我發現他們很多人, 可以同時跨好多不同領域, 並不是只有軟體開發而已. 有的會 design thinking, 有些精通 lean startup, 也有的擅長團隊引導. 真的像諸葛亮說的: "什麼都略懂些, 人生就多采些”嗎? 我不確定

6. 勇於分享. 不管是上課, 或者是在研討會上, 他們會爭先恐後表現自己, 把自己的想法給表達出來. 不管他的想法是否有料, 或者他是否真的懂這些東西, 但是看起來很投入.

7. 社群發達. agile 社群在對岸的大都市都有, 也有很多人投入, 並且都很積極參與活動, 或者到處去跟人家交流和學習. 在台灣能看到這麼大規模的, 我只有看到 HPX, AppWorks, 也許是我孤陋寡聞, 參加的社群太少

從這些現象看來, 似乎他們是在學習期, 很想學一些新的東西, 想要出人頭地, 就和台灣 20-30 年前有點類似. 

看到這樣的現象, 個人是很緊張, 也許是我自己想太多了, 但不管怎樣, 自己能夠做多少就算多少, 希望能對台灣的軟體開發有點小小的幫助. Agile Tour Taipei 只是個開始, 希望之後能有更多不同的活動, 但是這些都需要更多熱血青年的加入, 只靠幾隻小貓是很難成氣候的. 所以, 有興趣的人, 歡迎一起來推動 agile, 或者是分享你的 agile 故事吧!!

uncle-sam.si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