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常有人說 Scrum 中的 Product owner, 除了管理需求外, 似乎沒有做什麼事情. 或者說他和傳統專案經理做的事情差不多.
 
ProductOwnerRole  
 
真的是這樣嗎? 或許做的事情有些接近, 但是在所使用的工具是有所不同的, 以下是我整理出的一些差異: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大家在進行 retrospective 會議時, 常聽到只有一種方法, 因此時間一久了, 大家就會很煩悶, 又是來同一套, 因此換些做法, 對 scrum 團隊來說是必要的.
 
不過, 不管換哪些方法, 大部份的做法都是集中在解決我們遭遇的問題, 或者是改進我們目前的做法. 但是, 卻沒聽到有人說要凝聚團隊的向心力. 需知道, 如果大家沒心, 那些解決方案或是改進計畫, 執行起來都是事倍功半啊.
 
在 Team barometer 一文中, 作者提出了一種調查的方法, 讓我們可以知道目前團隊凝聚的狀態, 然後再搭配一些引導的方式, 讓大家來檢討和改善團隊向心力.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軟體開發的過程, 分成產品探索和產品交付兩個階段:
 
產品探索: 決定要做什麼東西
產品交付: 決定如何做出東西
 
一般來說, scrum, XP 等方法, 是在處理產品交付的問題. 可是對於產品探索方面, 並沒有太多著墨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最近在準備一份簡報時, 需要研究一下管理學的演進, 發現到泰勒和彼得杜拉克, 這兩個人對於管理的方式, 有著很不一樣的想法.
 
660516_6     
 
在泰勒的思維裡, 他是用科學的方式來進行管理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最近很多人在討論, 是否同時只做一件事情, 會比同時做很多事情有效率. 根據 Littles Law 的公式來看, 似乎是這樣的, 但是理論上對的東西, 是否在實務上也是這樣呢?
 
o-MULTI-TASK-facebook  
 
Littles Law: 平均處理時間 = 平均同時處理項目的個數 / 平均產能
(註: 若要有較短的平均時間, 由公式來看, 平均同時處理項目的個數需要比較小)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