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談論 MVP 時, 一定不能忘記去談 Henrik Kniberg 那張有關於 MVP 的圖形. 
 
 
 
很多人拿這張圖來解釋 MVP 的概念, 包括我自己也是. 在沒有聽過 Henrik 的解釋下, 自己對於這張圖亂加解釋. XD. 
 
當然啦, 也因為很多人沒聽過 Henrik 怎麼解釋這張圖, 所以有很多是對這張圖很多疑惑, 很不贊成. 
 
在 User story mapping 中, Jeff Patton 提出了他自己的解釋:
 
1. 在上半部的部分:
他認為產品發佈的過程, 不該以這樣的方式進行, 先做出某個元件, 然後再做出某個元件, 這個過程的每次產出, 對使用者而言都是沒有辦法使用的. 
 
也就是說, 直到整個產品完成之前, 你無法得到客戶的回饋. 所以, 有可能最後客戶才恍然大悟, 跟你說這不是肯德基. 這時候一切都太晚了.
 
2. 在下半部的部分
Jeff 覺得 Henrik 要建議我們以這樣的方式來發佈產品: 每次都要交付一些使用者實際可以用的東西. 所以他想強調的是得到回饋, 然後快速學習和調整.
 
Jeff 說到, 如果他的需求是長途旅行, 並且可以會帶一些東西. 這個產品剛出來的版本 (滑板), 是無法引起興趣的, 並且還會感到有點失望. 因為滑板是無法長途旅行的, 最多只能在家附近玩玩.
 
可是, 在這個過程中, 如果你想要讓 Jeff 滿意, 你會需要跟 Jeff 聊聊, 去探索一下用戶的想法. 這時候你有機會知道, Jeff 想要長途旅行, 並且很重視旅途中的樂趣.
 
所以, 下個版本推出腳踏車時, 或許可以算是一個”堪用”的東西. 之後變成摩托車, 才算是比較”實用”. 當然啦, 如果變成是哈雷機車, 那就更有樂趣的成分了.
 
可是演變成哈雷機車, 是會對哪些客戶有幫助? 如果為了爭取有小孩的客戶, 你是不是會推汽車呢? 
 
所以, 在 Henrik 的圖形中, Jeff 解釋每個發佈都是一個實驗, 是為了瞭解更多客戶的反應, 想學到更多用戶的想法. 並且要滿足所有客戶是不容易的事(哈雷或汽車), 你需要知道誰是你的目標客戶.
 
 
Jeff 的解釋, 是否有讓大家覺得這張圖, 其實還算合理呢?
 
 
其實, 很多人看到這張圖是很不認同的. 認為 agile 就是亂搞. 怎麼可以一開始是滑板, 然後接著是腳踏車. 這要花多少時間重寫, 要浪費多少工程師的 effort, 怎麼可能做這樣的轉換. agile 實在是亂來, 不可行, 一整個騙人的東西. 是慣老闆用來亂加功能, 亂改需求的藉口.
 
上面這段, 是我最常聽到的抱怨. 你覺得呢?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ojenchieh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