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開始 John Yu 傳給我這個訊息, 說周老師開了線上創新課, 有沒有想要去聽聽. 我聽到時非常高興, 一方面老師在創新教學非常有名, 另一方面因為社群要主持線上活動, 所以很期待這個活動.
以下是我整理整個課程用到的線上教學手法, 以及一些要注意的地方
(1) 問卷調查
(2) 對話
(3) 舉手
(4) 要有聯席主持人
這樣有問題時才可以支援
(5) 進場互動
學員加入時, 可以問好, 相互聊天, 炒熱氣氛
(6) 分享畫面
(7) 與學生互動
因為線上活動, 注意力很容易分散, 不時互動問問題, 可幫助大家專注
(8) 休息時間
理由同上, 一小時後休息個 5 分鐘, 有助接來下的課程
(9) 計時器
在休息時候可以用, 或是大家討論時可以用
(10) 播放影片
在 zoom 上面很容易 lag, 要注意這種狀況
(11) 有線網路
要線上上課, 無線容易出問題, 有線比較保險和穩定
(12) 多台電腦
例如可準備 3 台電腦, 一台走 wifi, 一台走 4G, 一台走 有線. 這樣可以備援, 也可以知道別人看的畫面是什麼.
(13) 吸引下次參加的活動
在最後的時候要安排一些活動, 吸引他下次參加
除了互動方法外, 在創新的部分有幾個地方特別打動我
(1) 押身家的創新
老師一開始時, 提到點子, 創意, 和創新的區別. 提到了創新是要能夠創造價值, 要能夠賺錢的. 並且說到有次他會長官提說某個點子很棒, 應該會大賺, 他老闆說到那你我各出資 50% 出來搞好不好, 錢老闆先出, 可之後每個月從薪水扣回來, 當下老師就猶豫了, 說要回去想想.
這個故事讓我想到, 我們常見到有些人都說他點子多好多好, 他的想法才是最正確的, 可是他講這些話都是不用負責任的, 也就是執行失敗後他沒有任何損失, 這就是所謂的 skin in the game, 沒有切敷之痛, 這樣的點子是不靠譜的
(2) 破壞性創新很難預防
創新有分為 a. 延續性創新 和 b. 破壞式創新 兩種.
企業做的大多是延續性創新, 但是這樣可能導致產品越做越貴, 或是功能做到超出用戶想要的範圍, 導致市場可能越來越小.
而破壞性創新一開始通常在紅海領域的效能指標不高, 功能不完整, 可能無法吸引原先領域的客戶. 導致原先領域的領先者不重視, 或者是嘲笑他. 例如 iPad 出來時, 國內雙 A 就說這個產品硬體不行, 軟體也不完整, 根本就看不起 iPad, 可是沒想到之後它卻讓整個 PC 業衰敗.
聽到這樣案例, 深深覺得這樣的盲點真的很難想到. 也讓我聯想到之前互聯網時代對岸的一個訊息, 這些創新真的你想像不到的.
(3) 線上課程可能是破壞性創新
因為疫情的關係, 線下活動或是課程很難舉行, 導致線上活動開始冒出頭. 但是有很多講師或是活動主辦方很排斥, 他們認為沒有面對面, 上課或是活動的效果不好. 或者是這樣收費無法像線上這麼多.
老師認為這可能會是一種破壞性創新的機會, 因為:
a. 偏遠地區
以前偏遠地區想要上課, 需要花很多時間在交通上面, 並且還要有額外交通費用. 像我們在台北辦活動, 台東或是高雄的夥伴就很難參加. 或者我想去上海或舊金山上課, 一想到機票錢和請假, 就讓我想退堂鼓.
b. 價格吃不起
如果想要上 IDEO 的課程, 或是想要上一些認證課程, 現在線上課就比較便宜, 會讓我更有意願想去上. 畢竟不是很多人都很有預算去上很多課程. 因為線上課比較便宜, 反而讓大家動機變高點.
c. 可遇到大師
因為前面兩個因素, 你不太可能遇到 David Kelly 或者是 Seth Godin 等大家, 但是有了線上課程之後, 這些變得可能. 你就會更有興趣和動機想去聽課.
老師的這些想法, 讓我對線上活動和線上課程有了不同認識, 讓我看到了事情的另一面. 這是不同的用戶群, 你需要去滿足不同於原先的需求, 這可能會是個機會, 但是除非你也是押身家, 否則也可能只是好的創意, 不見得能創新.
最後, 即時整理, 才能有聽有內化的機會. 謝謝 周老師
文章標籤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